各单位各部门:
根据吉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通知,现开展2020年度社科课题立项工作,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。
一、课题研究方向
1、聚焦发展定位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按照全省“三个五”发展战略、中东西“三大板块”建设和“一主、六双”产业空间布局,围绕加快推动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,持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等方面,结合吉林市实际,深入研究,为我市的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建言献策。
2、聚焦项目建设,助推经济快速发展。以“三抓”“三早”为牵引,围绕重点工业项目建设、化工产业全方位升级、碳纤维创新中心建设、矿产资源开发、环保产业集聚发展、春季“三早项目”建设等方面,进行深度的课题研究,推动我市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。
3、聚焦冰雪资源优势,壮大千亿级冰雪产业。围绕国家和省促进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、构建“冰雪+”全产业链体系,创新发展体制机制、提升“雾凇之都滑雪天堂”旅游品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,进行深入研究,助推我市冰雪经济做大做强。
4、聚焦实施乡村振兴,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。围绕推进现代农业“三大板块”建设、抓好城乡融合发展、持续推进“一十百千万”工程等方面,进行深入研究,推动乡村实现振兴。
5、聚焦绿色发展理念,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围绕做实环保问题整改、打好四大保卫战、坚持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等方面,进行深入研究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。
6、聚焦精神文明建设,深入推动“双城同创”。围绕“双城同创”百日攻坚行动、街区建设与改造、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重点内容,进行深入研究,全面提升我市的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。
7、聚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围绕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、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,进行深入研究,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和水平。
课题研究人员可围绕课题的研究方向,有重点选取某方面内容进行立项研究,也可结合本学科专业研究的内容,以及附件中相关部门提供的研究课题中选取立项课题。
二、申报条件和评审方式
1.申报条件:凡具备研究能力,符合选题、立项基本原则的人员均可申报。提倡由多学科、多部门的人员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申报。子课题与总课题并列立项结项。
每位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,且不能作为其他项目的课题组成员。课题组成员最多4人且只能最多参加2项课题的申请,违者取消成员资格。2018年以前课题未结题的课题负责人2020年不予立项。对于未曾立项但已完成且经评审具有咨政价值的研究报告,可以直接同时申请立项和结题。
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报材料,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。凡在课题申请中弄虚作假者,一经发现并查实后,取消个人三年的申报资格;如其已获准立项,一律按撤项处理。
今年资助课题采取从2020年立项课题中优选和市社科联(院)点题立项两种方式确立。
2.评审方式:根据申报材料,按学科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,依据评审结果择优立项。
三、立项数量
根据立项原则以及省社科院(联)立项要求,确定2020年度省社科院(联)课题立项数(有无待定)、市社科联(院)课题立项数。
四、结题形式
结题形式为市级以上领导具有肯定批示的咨询建议、最佳或优秀咨政建议、实际部门实质性采纳的或经评审具有咨政价值的研究报告、结题前发表的著作或省级以上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(以论文结题的不参与课题评奖)。
2020年课题研究成果形式为著作的,要求公开出版,否则不予结题。著作有出版周期问题,允许课题负责人以完成的书稿加上出版社正式的出版合同申请结题。成果形式为论文的,发表字数在2500字以上。
五、时间安排
申报截止时间:2020年4月1日。各单位统一将文本申报材料报送科研处徐昌昊,同时报送《申报书》电子版至邮箱:812819466@qq.com,每个单位一个文件夹,文件以申报人姓名命名。
六、课题界定与奖励
该课题在学院各类评审中省院为省A级、省联为省B级、市联定为市级;依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予以资金支持,其中省级人文社科类 4000 元,市级2000元;结项后依据课题奖励办法进行奖励。